吕布是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传奇人物,以其卓越的武力和无敌的勇猛而闻名。历史上,吕布有着“人中吕布,马中赤兔”的美誉。尤其是在虎牢关之战中,吕布骑着神马赤兔,与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兄弟对战,他竟能够从四面八方的围攻中脱身,毫发无伤,充分展示了他的战斗力和胆略。然而,吕布的品行却一直颇有争议,尤擅长恩将仇报,导致他终究孤立无援,最终兵败投降,英勇未能保住生命。尽管如此,吕布的英雄事迹仍为后人所传颂,不少武将也因其勇猛而被称为“小吕布”。
《三国演义》是由罗贯中创作的,而他的师父施耐庵同样在另一部经典作品《水浒传》中塑造了一个“小吕布”的形象。这个“小吕布”并非吕布本人,却也以其勇猛无比的武艺为人称道。那么,这个被称为“小吕布”的人物到底是谁?他为何被冠上这个称号呢?
展开剩余81%《水浒传》的最后一章,是整个小说中最为悲惨的一章。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,梁山好汉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,最终成功打败了方腊手下的四大将,迎来了方腊的真身。然而,方腊不仅有四大勇猛的将领,还拥有一位极为聪明的丞相——娄敏中。在娄敏中的帮助下,方腊得以逃脱追击,逃至清溪县。在得知宋江的兵马已经紧随其后,方腊顿时心急如焚,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。
方腊深知自己身处绝境,已经失去了当年所占领的城市,眼下只有清溪县一地尚可固守。他对大臣们表示:“当初享福时,你们皆与我共享,如今我方腊有难,岂能无人相助?宋江带兵如猛虎下山,已经威胁到我们的生死存亡!”显然,方腊知道大臣们早已心生退意,若不是方腊的严令,很多人早就悄然逃离。
在此关键时刻,方腊的左丞相娄敏中提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:“如今军心涣散,士气低落,唯一能够逆转局势的方法就是‘御驾亲征’。只有方腊亲自带领大军上阵,士兵们的斗志才会被激发,大家才会重新燃起战斗的希望。”娄敏中继续分析道,只要方腊亲征,并带上几名猛将,宋江的兵力虽然庞大,但并非不可战胜。而且,若宋江的军队长时间未能归京述职,朝中权臣也必定会对他产生怀疑,逼迫他撤兵。最终,方腊只需要守住清溪县,等待时机,宋江的兵力便会因无法持久作战而撤退。
方腊听后大喜,决定御驾亲征。然而,方腊深知自己不能单枪匹马上战场,必须有一员猛将保驾护航。方腊的四大天王早已战死,而他的手下并无能担大任的武将。这时,方腊的侄子——方杰站了出来,主动请缨为方腊出征。
方杰是方腊的侄子,他的父亲方垕是方腊的弟弟,曾是方腊国的藩王。自从方垕被卢俊义所杀,方杰便跟随方腊,忠心耿耿。方杰之所以被称为“小吕布”,不仅因为他勇猛善战,还因为他所使用的兵器——方天画戟。方天画戟原本并非为战争设计,而是作为礼仪用具。由于其重量异常,根本不适合用于战斗。然而,方杰从小便苦练这门武艺,拥有超凡的体力和技巧,能够将沉重的方天画戟舞得虎虎生风。正因为如此,方杰被誉为“小吕布”,他和吕布一样,能够熟练使用这把极为沉重的兵器作战。
方杰提出要随方腊出征,方腊欣然同意。他感到,尽管大臣们在危难时刻畏缩不前,自己的侄子却能挺身而出,实在令人感动。于是,方腊决定让所有官员参与此次战斗,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,都必须上前线。
方腊下令后,宋江的军队已接近清溪县。宋江的先锋大将关胜、花荣、朱仝和秦明四人带领兵马进入清溪县,准备与方腊激战。方腊和方杰早已做好准备,方杰骑马持戟,另有杜微作为辅助。杜微虽然名不见经传,但他心机深沉,背后藏着五把飞刀。
战斗开始后,方杰与秦明展开了激烈的对抗,双方难分胜负。而此时,杜微从暗处出手,用飞刀袭击秦明。秦明躲避不及,终于被方杰一戟刺杀。秦明的死令宋江十分伤心,但此时他们已无法停歇。宋江派出剩余的将领继续作战,然而方杰在其余猛将的围攻下选择了撤退。
方腊带着方杰等人退至山洞准备固守,然而,关胜、花荣等人从后山发动攻击。时迁利用火药炸毁了方腊的粮草,并成功突破了后路。方腊军队开始混乱,方杰再次护卫方腊撤退,最后被燕青和柴进这两名卧底合力击杀。
尽管方杰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勇猛,最终仍未能逃脱悲剧的命运。若方杰当时能加入梁山,宋江会如何对待这位实力非凡的猛将呢?他会因兄弟情深选择宽恕,还是为了替秦明复仇将方杰斩杀呢?这一切依然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题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明利配资-杠杆炒股配资平台-配资股票配资平台一流-股票新手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